H1N1流感在我国蔓延,马青麻坡区团关注居民健康,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些预防流感资料。
A型流感(H1N1)當前,加強防範有助於避免染病,但是,你是否選用適合的口罩?佩戴口罩的方式是否正確嗎?
A型流感可通過說話、打噴嚏或咳嗽的飛沫傳染,使到病毒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所以,戴口罩是主要的防範措施,惟方法需正確,否則將無實際效用。
隨著大馬的A(H1N1)型流感病例激增,更出現本土傳染病例後,衛生部已經加緊向國人傳達衛生意識,並實行多種措施來減低傳染率,而公眾人士也受促提高警戒,而佩戴口罩是有效的預防方法之一。
外科手術口罩可防範
市面上的口罩種類繁多,使用對象和其用途也各有不同。根據網上資料顯示,對公眾而言,一般的外科手術口罩就已能對流感起防範作用,前提是方法必須正確。
佩戴口罩時,口罩必須完全遮蓋鼻子與口部,並需緊貼臉部、鼻梁與下巴,才能有效隔離病毒。
幾乎所有口罩的其中一邊都置有金屬片,其作用就是依據鼻梁的形狀來固定口罩,以免“漏氣”。
外科手術口罩兩面的顏色不同,佩戴時有顏色的一面需向外,白色的一面則在內,方有隔離作用。
戴口罩除了防止外來病菌入侵體內,也可保持個人衛生,特別是在咳嗽或打噴嚏時防止病菌散播,然而,帶口罩時衛生也需注意,包括在佩戴時或脫下後都要清洗雙手,以免受感染。
購買前先瞭解口罩功能
由於口罩性質不同,耐久性與使用次數都不一樣,然而,大多數口罩都是一次性的,用過後就要丟棄,因此,公眾購買口罩時,最好向店員瞭解口罩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另外,公眾也受促勤洗手,並以肥皂或洗手乳徹底清洗手部,才能有效殺菌,避免把病毒或細菌散播各處。
如你有相似流感的症状时,你如何面对:
1. 流感是一种传染病,很容易传播给家人和别人。
2. 只要你还在咳嗽和打喷嚏,你就仍然会传染。你对家人的威胁,特别是那些有病的、年幼的和怀孕的人,是使他们发作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此,避免将流感病毒传染你的家人和亲密的朋友,是你非常重要的责任。
3. 因此,你必须严格实行传单中写明的,正确的手的卫生,咳嗽和打喷嚏的礼节。请你仔细的读传单。
4. 你应该避免到公共场所,包括工作地点和拥挤的场合,直到你的症状完全消退,以免传播病毒.
5. 如果你工作,请向你的医生领病假证明,并留在家里休息。按医生指示服药,多吃水果和蔬菜。
6. 成人如果出现下列徵状的任何一个,请立刻到医院接受检验:
- 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气喘或嘴唇发蓝或发紫;
- 咳嗽咳出血或含血丝的痰;
- 持续的胸痛;
- 持续腹泻及/或呕吐;
- 发烧持续超过三天,或是三天后再重新发烧;
- 行为异常,混乱,反应不灵,痉挛;
- 站立时头昏及、或尿少。
7. 小孩如果有下列徵状中的任何一个,请立刻到医院接受检验:
- 疲倦(看来疲倦/不活跃)或减少进食;
- 精神状态或行为改变,例如昏沉沉,烦躁;
- 脱水的症状:眼窝凹陷,舌干,哭泣时没有眼泪,尿很少;
- 呼吸加快,呼吸有声,出现胸腔退缩现象(内陷);
- 抽搐;
- 发绀-舌头/嘴唇呈蓝色;
- 持续发烧不退。
9.上幼儿班、托儿所或上学的儿童,请确保他们的流感症状完全消失才可送他们到各自的去处,否则,他们会有将病毒传染其他儿童的危险。必要时可向医生领取孩子免上学的证明书。
数据:截至8月13日为止,我国确诊病例为2955宗,死亡病例为51宗。若身边有高风险群人士,如高血压者,心疾,底免疫力及疾病患者,则要加倍小心,若出现上述所说的症状,就该立刻前往医院进行体检,以免病毒在区内蔓延。
注:此文摘自:《黄奕明之眼》---预知更多AH1N1流感进展,请浏览http://www.abng73.blogspot.com/
2009年7月21日星期二
赵明福事件---国阵的最后一根稻草?
七十年代,香港贪污纵横,人民生活困苦。据悉,除了日常商业上的“人情费”,生病在政府医院排队看医生,要给“安康费”,自家治安受破坏,找警察要给“咖啡钱”,火灾时要给消防车“开水喉费”,否则不用救火!
英女王政府痛下决心,要改变。于是乎,香港廉署诞生了,这就是后来的今天,大家在港剧里头看到的ICAC。此局操作很简单,从英国派几个红毛人过来,这些红毛人和香港人没什么“啦郎”,做起事来没什么朋党裙带,就从头到脚“独立”了。
当时香港经济还未起飞,和现在的马来西亚差不多。人民都了解,日子要过得好,国家首先要清洁。香港人痛定思痛,接受改变。
在香港,没有什么讲了几十年还在讲的国会什么什么法案,也没有什么改良了在改良的反贪架构。想当年,改革口号非常简单------“一块钱都不可以贪”
香港社会从此精英化,赚钱靠努力,上位靠实力。他们不用等二三十年(所以没听过什么xx年宏愿),经济跻身强国。
同一个时期,还有新加坡。。。这个有机会下次再谈。回来看看马来西亚。
身为律师,笔者也不大知道这一分这一秒的反贪局架构如何(听说最新的好像不叫反贪局了,叫反贪委员会),更孬说一般市民。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有人中饱私囊时,内心的隐忧到底是警察,反贪污局/委员会,还是投拍?
这个反贪污局/委员会,在人民心目中也不是什么“有power的,kuat的好人”,人民很极端地认为警察很贪,反贪污局/委员会呢?应该是:还好啦,没什么印象,贪也应该不会刮民脂民膏吧。。。
一路来,人民对反贪局/委员会书面上的“power”,认识不是很多,他抓谁放谁也不是很关注。想不到,闹出一条人命,四面八方的击评不断,旧账新账一次算。普遍上,人民会认为他的boss,是国阵。这把火继续烧。。。haiz!
由国阵控制的国会,从马哈迪到伯拉(纳吉也说要),不知通过多少条反贪议案,(外国书呆子可能还会以为马来西亚是世上最清洁的国家,香港新加坡没得比)。
人民这次的愤怒,已开始燃烧!“反贪污局偏帮,国阵人吃钱不抓,反对党没吃钱,缺被冤枉,还杀人”,很可能是心中的写照。
伯拉睡觉不要紧,骂你懒惰就是啦。查宫基宫没什么,最多讲你贪心。反正你们都是这样的啦。那赵明福的死呢?你们已经到了没人性的地步,下次一定要让“你们”倒!
反贪污,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大费周章,学学香港就是!国阵这次如果不好好“处理”,难矣!!!
英女王政府痛下决心,要改变。于是乎,香港廉署诞生了,这就是后来的今天,大家在港剧里头看到的ICAC。此局操作很简单,从英国派几个红毛人过来,这些红毛人和香港人没什么“啦郎”,做起事来没什么朋党裙带,就从头到脚“独立”了。
当时香港经济还未起飞,和现在的马来西亚差不多。人民都了解,日子要过得好,国家首先要清洁。香港人痛定思痛,接受改变。
在香港,没有什么讲了几十年还在讲的国会什么什么法案,也没有什么改良了在改良的反贪架构。想当年,改革口号非常简单------“一块钱都不可以贪”
香港社会从此精英化,赚钱靠努力,上位靠实力。他们不用等二三十年(所以没听过什么xx年宏愿),经济跻身强国。
同一个时期,还有新加坡。。。这个有机会下次再谈。回来看看马来西亚。
身为律师,笔者也不大知道这一分这一秒的反贪局架构如何(听说最新的好像不叫反贪局了,叫反贪委员会),更孬说一般市民。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有人中饱私囊时,内心的隐忧到底是警察,反贪污局/委员会,还是投拍?
这个反贪污局/委员会,在人民心目中也不是什么“有power的,kuat的好人”,人民很极端地认为警察很贪,反贪污局/委员会呢?应该是:还好啦,没什么印象,贪也应该不会刮民脂民膏吧。。。
一路来,人民对反贪局/委员会书面上的“power”,认识不是很多,他抓谁放谁也不是很关注。想不到,闹出一条人命,四面八方的击评不断,旧账新账一次算。普遍上,人民会认为他的boss,是国阵。这把火继续烧。。。haiz!
由国阵控制的国会,从马哈迪到伯拉(纳吉也说要),不知通过多少条反贪议案,(外国书呆子可能还会以为马来西亚是世上最清洁的国家,香港新加坡没得比)。
人民这次的愤怒,已开始燃烧!“反贪污局偏帮,国阵人吃钱不抓,反对党没吃钱,缺被冤枉,还杀人”,很可能是心中的写照。
伯拉睡觉不要紧,骂你懒惰就是啦。查宫基宫没什么,最多讲你贪心。反正你们都是这样的啦。那赵明福的死呢?你们已经到了没人性的地步,下次一定要让“你们”倒!
反贪污,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大费周章,学学香港就是!国阵这次如果不好好“处理”,难矣!!!
2009年7月13日星期一
有感而发的执笔
好久没有动笔,不是因为周围不再有东西评论,只是,马来西亚的政治气氛,十年如一日,每天扭开电台,什么什么密谈,什么什么数理,每天的时事评论题,来来去去都是差不多。
回想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国政界可谓百花齐放,经历政治海啸的洗礼,闷沉沉的外表一时间变得五颜六色,若308之前没什么注意政局的朋友,即使开始关心,也肯定会眼花缭乱。
笔者和多数马来西亚人民一样,在308以前,认定国阵是万年皇朝。即使爆出什么AP王,什么查宫,身为一位参政者,也只不过多看几个新闻字,然后以不以为然地以麻木的表情一笑罢之。
开始写布落格,是因为308以后,对于政界的感觉有了360度的转变。从以前的什么都觉得多想一举,到热情地推论,思考,表达。
对于没见识过马哈迪与拉沙里之争的八字辈来说,308以后的政界斗争,是新奇与精彩的。笔者虽然是七字辈,也不敢否定那308在心中所掀起的热情。
写呀写呀,一口气写了几个月,开始词穷了。不是没有题材,只是,写来写去,都离不开一种感觉,一种渐渐习惯的感觉。
话说回来,扣除纳吉上任的一百天,即使是马华与巫统党选,也没有为观众(也就是所谓的人民)带来多少新气象。即使火箭月亮组成联盟,也不过多了一场鬼打鬼,内斗多过外挑。
刚开始,还可以评论这个评论那个,到后来,剖析出来的结果,离不开是政界是以各怀鬼胎的联盟组成,为了自家党的利益斗得你死我活;而在自家党内,则是为自家帮的利益仗义直言,打输了就别怪我做个吴三桂,政界里的博弈论你拿捏得不好,大家一起沉船!
几个月没有动笔,是因为不想为写而写。就比如说,查宫和基宫,都差不多。回巫之间的密谈和知性会谈都差不多,马六甲或吉打州的猪场事件,也差不多。董总或华团与首相/教长的会谈几乎年年都有,如果索性来个“董总/教总与首相/教长常年会谈委员会”,以方便秘书处决定轮流出席的常任成员,也不会太难。
原以为,开设布落格,会有很多很多东西写,到最后,也只不过是如此。国阵内斗,民联也内斗,国阵以朋党为先(民联说的),民联也以朋党为先(也是民联说的)。
几个月没写,希望上几段文字,可以成为从新执笔的热身。毕竟,自己已经兼任市议员,这个格子也不好空太久。
(p/s: 致觉得白看一篇没有重点的看官,小弟在此说声抱歉!)
回想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国政界可谓百花齐放,经历政治海啸的洗礼,闷沉沉的外表一时间变得五颜六色,若308之前没什么注意政局的朋友,即使开始关心,也肯定会眼花缭乱。
笔者和多数马来西亚人民一样,在308以前,认定国阵是万年皇朝。即使爆出什么AP王,什么查宫,身为一位参政者,也只不过多看几个新闻字,然后以不以为然地以麻木的表情一笑罢之。
开始写布落格,是因为308以后,对于政界的感觉有了360度的转变。从以前的什么都觉得多想一举,到热情地推论,思考,表达。
对于没见识过马哈迪与拉沙里之争的八字辈来说,308以后的政界斗争,是新奇与精彩的。笔者虽然是七字辈,也不敢否定那308在心中所掀起的热情。
写呀写呀,一口气写了几个月,开始词穷了。不是没有题材,只是,写来写去,都离不开一种感觉,一种渐渐习惯的感觉。
话说回来,扣除纳吉上任的一百天,即使是马华与巫统党选,也没有为观众(也就是所谓的人民)带来多少新气象。即使火箭月亮组成联盟,也不过多了一场鬼打鬼,内斗多过外挑。
刚开始,还可以评论这个评论那个,到后来,剖析出来的结果,离不开是政界是以各怀鬼胎的联盟组成,为了自家党的利益斗得你死我活;而在自家党内,则是为自家帮的利益仗义直言,打输了就别怪我做个吴三桂,政界里的博弈论你拿捏得不好,大家一起沉船!
几个月没有动笔,是因为不想为写而写。就比如说,查宫和基宫,都差不多。回巫之间的密谈和知性会谈都差不多,马六甲或吉打州的猪场事件,也差不多。董总或华团与首相/教长的会谈几乎年年都有,如果索性来个“董总/教总与首相/教长常年会谈委员会”,以方便秘书处决定轮流出席的常任成员,也不会太难。
原以为,开设布落格,会有很多很多东西写,到最后,也只不过是如此。国阵内斗,民联也内斗,国阵以朋党为先(民联说的),民联也以朋党为先(也是民联说的)。
几个月没写,希望上几段文字,可以成为从新执笔的热身。毕竟,自己已经兼任市议员,这个格子也不好空太久。
(p/s: 致觉得白看一篇没有重点的看官,小弟在此说声抱歉!)
2009年4月30日星期四
本南地补选---308后遗症(上)
续两座三一条河补选后,安华的老巢迎来了第二次补选。这一年多里头,五光十色的政治新闻,从308,几场补选,政党党选,私生活丑闻,变天,辞职等等,像场长命雨,陆续有来。
依样画葫芦分猪肉?
308大选,反对党在槟城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同时夺下五州政权。其中一个现实冲击便是如何分官。从槟城,霹雳到雪州,呛声,勾心斗角不断!
民联三党,在未当政前口口声声击评国阵一党独大,十三小当家不当权。林冠英可曾想过说身当首长,其副手辞职,他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而接棒的副手,也由不得他来点秋香这句话,也会有出自他那把口的一天?
再者,就是各成员党之间的资源分配。三党在五州的行政议员人数间斡旋,以及大臣的委任,这个同床异梦的三人行,早已为接下来的矛盾打下地基。
霹雳州的行政议员分配,恰恰给林冠英一个当头棒。当不到行政议员的许月风,在大年大节,送给民联政府一封大利市。读者如果看完一整套跳槽剧,也就还记得许月风跳槽前夕的访问:“没有没有。。。不过hoh,如果党的资源分配能平均一点,那会更好。。。”
回顾这句话,明眼人都看得出那是她下的最后通牒。只可惜,霹雳人民的心声,间接被这个资源分配者斩腰了。是无动于衷也好,是无可奈何也罢,如果有一天,历史书本上记载着“我国民主曾在2008年遇上一个叫做政治海啸的转机,但。。。”这样一段话,那资源分配者也难疚其身。
很讽刺的一点,民联政府给的其中一项交代是,许月风被少分了一辆官车,连同法鲁斯的陪伴家人与升学理由凑起来,刚好和那个用内安法令保护记者的概念不相伯仲。当中到底是资源分配者的错,还是选民有眼,调兵遣将者无珠呢?
过去口口声声市议员选票,也不见得这个三人行打算还给国民。有些代义士为了兑现自身品牌,不惜与州政府对着干,企图以小小的村长选举,推动这个跛脚的三人行。
火箭从最初的大臣无奈,行政议员僧多粥少,再到多语路牌与市议员事件上感受到的施政的不简单,不得不在过去的条条口号放手。
依样画葫芦分猪肉?
308大选,反对党在槟城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同时夺下五州政权。其中一个现实冲击便是如何分官。从槟城,霹雳到雪州,呛声,勾心斗角不断!
民联三党,在未当政前口口声声击评国阵一党独大,十三小当家不当权。林冠英可曾想过说身当首长,其副手辞职,他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而接棒的副手,也由不得他来点秋香这句话,也会有出自他那把口的一天?
再者,就是各成员党之间的资源分配。三党在五州的行政议员人数间斡旋,以及大臣的委任,这个同床异梦的三人行,早已为接下来的矛盾打下地基。
霹雳州的行政议员分配,恰恰给林冠英一个当头棒。当不到行政议员的许月风,在大年大节,送给民联政府一封大利市。读者如果看完一整套跳槽剧,也就还记得许月风跳槽前夕的访问:“没有没有。。。不过hoh,如果党的资源分配能平均一点,那会更好。。。”
回顾这句话,明眼人都看得出那是她下的最后通牒。只可惜,霹雳人民的心声,间接被这个资源分配者斩腰了。是无动于衷也好,是无可奈何也罢,如果有一天,历史书本上记载着“我国民主曾在2008年遇上一个叫做政治海啸的转机,但。。。”这样一段话,那资源分配者也难疚其身。
很讽刺的一点,民联政府给的其中一项交代是,许月风被少分了一辆官车,连同法鲁斯的陪伴家人与升学理由凑起来,刚好和那个用内安法令保护记者的概念不相伯仲。当中到底是资源分配者的错,还是选民有眼,调兵遣将者无珠呢?
过去口口声声市议员选票,也不见得这个三人行打算还给国民。有些代义士为了兑现自身品牌,不惜与州政府对着干,企图以小小的村长选举,推动这个跛脚的三人行。
火箭从最初的大臣无奈,行政议员僧多粥少,再到多语路牌与市议员事件上感受到的施政的不简单,不得不在过去的条条口号放手。
本南地补选---308后遗症(中)
选民选出怎样的民联议员?
回头看看政治海啸括进西马的新贵议员。许多国民对这班新贵的印象是:年轻,各有特色,百花齐放;在生活上,若可拥有这样一群朋友,可想象那种多姿多彩的生活。
但政治与治国毕竟不一样。当年李学德搭摩多走遍槟岛的大街小巷,为民服务。政治海啸的无情,此景可能一去不返;槟岛人民迎来一位以骑脚踏车闻名的绿色议员。一身运动服装,若脚踏车上没贴YB车牌标,前来槟州的旅客还以为是大学还未毕业的阳光少年!
槟州反对党在“盯猫行动”中抛给他的问题是:请问尊贵的,您目前为止种了几棵树?
土地舞弊案玄而未解,市议员选举与多语路牌还在“策划中”,曾经何时,州议员的工作压力却已经悄悄地从争取校地,非法木屋门牌与外环公路左右为难,转为绿化槟岛,以身作则减少排放交通废气了。
读者决不会忘记,308以前,无数的集会,无数的街头斗士。报章图集昔日被红头兵踩在脚底下的街头斗士,有者摇身一变成为行政议员,有者成为YB新贵。
几场补选中,街头斗士终于开窍了。平平都吃过催泪弹,为何你是新贵我不是?既然我的同志可飞黄腾达,为何我不可以?他们看透了!既然在街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干脆改换跑道,上阵,哪怕是搏个十分之一的机会。
接下来的本南地补选,中选者会不会又是当然行政议员还是当然副首长?提名日会不会破纪录出现二十角战?这个问题有待开盅。
回头看看政治海啸括进西马的新贵议员。许多国民对这班新贵的印象是:年轻,各有特色,百花齐放;在生活上,若可拥有这样一群朋友,可想象那种多姿多彩的生活。
但政治与治国毕竟不一样。当年李学德搭摩多走遍槟岛的大街小巷,为民服务。政治海啸的无情,此景可能一去不返;槟岛人民迎来一位以骑脚踏车闻名的绿色议员。一身运动服装,若脚踏车上没贴YB车牌标,前来槟州的旅客还以为是大学还未毕业的阳光少年!
槟州反对党在“盯猫行动”中抛给他的问题是:请问尊贵的,您目前为止种了几棵树?
土地舞弊案玄而未解,市议员选举与多语路牌还在“策划中”,曾经何时,州议员的工作压力却已经悄悄地从争取校地,非法木屋门牌与外环公路左右为难,转为绿化槟岛,以身作则减少排放交通废气了。
读者决不会忘记,308以前,无数的集会,无数的街头斗士。报章图集昔日被红头兵踩在脚底下的街头斗士,有者摇身一变成为行政议员,有者成为YB新贵。
几场补选中,街头斗士终于开窍了。平平都吃过催泪弹,为何你是新贵我不是?既然我的同志可飞黄腾达,为何我不可以?他们看透了!既然在街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干脆改换跑道,上阵,哪怕是搏个十分之一的机会。
接下来的本南地补选,中选者会不会又是当然行政议员还是当然副首长?提名日会不会破纪录出现二十角战?这个问题有待开盅。
本南地补选---308后遗症(下)
选贤与能多过人民利益考量?
民联三党的口语:投给我们,你们就会有两个议员,一个民选的,一个委任的;“走后门”透过上议员出任内阁成员的标签。“分猪肉”被拿来当委任官员的笑柄。
民联三党一举攻下五州政权,却不得不依样画葫芦。槟州首长,两位副首长这个大任,由三大种族共同承担。吉州行政议员辞职,当选的公正党议员成为当然行政议员。一石二鸟,难怪会出现我国历史上最多角战。
表面上看来,这是个各族权力共享的协调。但说到底,民联政府还是走不出种族柜框。“民主行动党”,真的从未偏离“民主”走向华族么?两位副首长的安排,真的是选贤与能,还是又一次的分猪肉?
无论如何,如此的一石二鸟之法,其实与走后门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安华肥水不流外人田,大可自己上阵,或许几年以后,大马会出现首相兼首长这样一个伟人。
说到选贤与能,雪州人民不会忘记邓章钦在州议会内的滔滔雄辩,民联政府能夺下雪州政权,他在州议会内揭发的查宫,豪华行政议员官府等等,功不可没。
执政后,他被委任地位高崇的议长,整张口被封了十之八九。一届议员黄洁冰被委为行政议员。雪州人民看得出,就算再清高的政党,也未必能做出完全符合民意的安排。内部的人事纠纷与外部的安排,事事并不能尽人意。
再说清廉。民联政府内,一年多来也并不是没有贪污疑云。反贪污局如果没一定程度的把握,也不会介入调查几位民联议员。
再说本南地,要说是为了深造,也未免太过勉强。人民的心目中,会相信采石案多些。毕竟是瓜田李下。前朝的土地案,已让槟州人民够反感,今天在当事土地上,又爆发舞弊丑闻。前朝政府留一座山作把柄,今朝政府可能也会。。。
总结
要说跳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那绝对说不过。308制造了某些不明不白的议员,上述提及的种种缺陷,是后308现象。本南地补选,后308剧本不变,不同的只是独特的情节。
六场补选,三场由公证党催生。从巴东埔到本南地,到底是不是为了自家党的利益考量,人民心中有数。若在钢线上继续玩火,人民也会有反弹的一天。
三党合作,林冠英在槟城可就尝到一句地方俗语:未娶某,莫嫌人某好跑;未生仔,莫嫌人仔好哭!
民联三党的口语:投给我们,你们就会有两个议员,一个民选的,一个委任的;“走后门”透过上议员出任内阁成员的标签。“分猪肉”被拿来当委任官员的笑柄。
民联三党一举攻下五州政权,却不得不依样画葫芦。槟州首长,两位副首长这个大任,由三大种族共同承担。吉州行政议员辞职,当选的公正党议员成为当然行政议员。一石二鸟,难怪会出现我国历史上最多角战。
表面上看来,这是个各族权力共享的协调。但说到底,民联政府还是走不出种族柜框。“民主行动党”,真的从未偏离“民主”走向华族么?两位副首长的安排,真的是选贤与能,还是又一次的分猪肉?
无论如何,如此的一石二鸟之法,其实与走后门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安华肥水不流外人田,大可自己上阵,或许几年以后,大马会出现首相兼首长这样一个伟人。
说到选贤与能,雪州人民不会忘记邓章钦在州议会内的滔滔雄辩,民联政府能夺下雪州政权,他在州议会内揭发的查宫,豪华行政议员官府等等,功不可没。
执政后,他被委任地位高崇的议长,整张口被封了十之八九。一届议员黄洁冰被委为行政议员。雪州人民看得出,就算再清高的政党,也未必能做出完全符合民意的安排。内部的人事纠纷与外部的安排,事事并不能尽人意。
再说清廉。民联政府内,一年多来也并不是没有贪污疑云。反贪污局如果没一定程度的把握,也不会介入调查几位民联议员。
再说本南地,要说是为了深造,也未免太过勉强。人民的心目中,会相信采石案多些。毕竟是瓜田李下。前朝的土地案,已让槟州人民够反感,今天在当事土地上,又爆发舞弊丑闻。前朝政府留一座山作把柄,今朝政府可能也会。。。
总结
要说跳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那绝对说不过。308制造了某些不明不白的议员,上述提及的种种缺陷,是后308现象。本南地补选,后308剧本不变,不同的只是独特的情节。
六场补选,三场由公证党催生。从巴东埔到本南地,到底是不是为了自家党的利益考量,人民心中有数。若在钢线上继续玩火,人民也会有反弹的一天。
三党合作,林冠英在槟城可就尝到一句地方俗语:未娶某,莫嫌人某好跑;未生仔,莫嫌人仔好哭!
2009年3月25日星期三
传闻中的特大面面观(上)
第418期的《号外》爆出了“倒翁名单”。报道中,以“华山五侠”,率领各路诸侯从四面八方揭竿起义,榜上有名的诸侯,从马华副总会长,中委,州妇女组主席,以至各路区会主席不等。
马华党员对首次两把交椅的心结并不陌生,而非党员则从报章中得知一二,政治工作者圈子中,更有许多所谓的“内幕新鲜消息”流传着,而最新的谣言,离不开挑战派已经取得800个中央代表签名开特大的消息。
但谣言归谣言,许多局内人对于800个签名的消息抱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随着《号外》的报导,谣言的可信度也越来越高。
梁陈之争---马华党员的必修课
在笔者成长的岁月中,印象最深刻的特大是1984年的梁陈之争,当年笔者11岁,对于来龙去脉不甚了解,不过在咖啡店里却可观察到乡亲父老们对于马华党争的痛心和遗憾。
此次党争中,两位前总会长(陈群川与林良实)被开除党籍,开除名单中,还有陈思源,李金狮,纪永辉等显赫领袖。
此外,连锁效应一波接一波:在庭上爆出几万名假党员,救党大集会,全国一百多个华团联合召开千人集会,促请收回开除令,意味着华社认同并且参与其中。更搞到内政部长插手党争,运用权力禁止开特大,还要首相点头开特大,这无疑是邀请外人加入自家斗争中。
此次党争中,马华元气大伤。副首相幕沙希淡忍无可忍促请马华离开国阵,更爆出嘉华巴巴为“马华总会长”的讽刺笑话。过程中是否有领袖为了赢得党争而在巫统面前典当华社的利益已则无从考察。
对许多前辈而言,此次党争中有一个主题:政经合一或政经分离;陈派代表前者,梁派代表后者。随着陈派的出线,华社曾经有过一段令人回味并引以为傲的经济辉煌史,---马化与自立合作社;
(待续。。。)
马华党员对首次两把交椅的心结并不陌生,而非党员则从报章中得知一二,政治工作者圈子中,更有许多所谓的“内幕新鲜消息”流传着,而最新的谣言,离不开挑战派已经取得800个中央代表签名开特大的消息。
但谣言归谣言,许多局内人对于800个签名的消息抱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随着《号外》的报导,谣言的可信度也越来越高。
梁陈之争---马华党员的必修课
在笔者成长的岁月中,印象最深刻的特大是1984年的梁陈之争,当年笔者11岁,对于来龙去脉不甚了解,不过在咖啡店里却可观察到乡亲父老们对于马华党争的痛心和遗憾。
此次党争中,两位前总会长(陈群川与林良实)被开除党籍,开除名单中,还有陈思源,李金狮,纪永辉等显赫领袖。
此外,连锁效应一波接一波:在庭上爆出几万名假党员,救党大集会,全国一百多个华团联合召开千人集会,促请收回开除令,意味着华社认同并且参与其中。更搞到内政部长插手党争,运用权力禁止开特大,还要首相点头开特大,这无疑是邀请外人加入自家斗争中。
此次党争中,马华元气大伤。副首相幕沙希淡忍无可忍促请马华离开国阵,更爆出嘉华巴巴为“马华总会长”的讽刺笑话。过程中是否有领袖为了赢得党争而在巫统面前典当华社的利益已则无从考察。
对许多前辈而言,此次党争中有一个主题:政经合一或政经分离;陈派代表前者,梁派代表后者。随着陈派的出线,华社曾经有过一段令人回味并引以为傲的经济辉煌史,---马化与自立合作社;
(待续。。。)
订阅:
博文 (Atom)